之前,在对坦克炮的操纵,尤其是精确瞄准,主要是靠手摇高低机与方向机来进行的,瞄准速度很低,瞄准精度也很差。因为没有坦克炮与炮塔的稳定装置,在坦克在战场上运动时,坦克炮与炮塔与车体一起振动与转向,无法保持射角和射向不变,因而在行进间无法进行瞄准和射击。为此,一般都采取短停射击方式以及传感器的组合,即当发现目标后,先使坦克短时间停止行进,再进行精确瞄准和射击;射击完毕后,坦克再继续行驶。短停射击动作迟缓,非但不能先发制人,反而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就是限制了坦克武器威力的发挥。为了克服坦克车体振动对坦克炮行进间瞄准与射击的影响,世界各国先后研制出装备坦克炮(炮塔)的稳定装置以及传感器装置来进行精准发射。
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坦克炮单向稳定器,50年代出现坦克炮的双向稳定器,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几乎都装有双向稳定器。坦克炮稳定器,就是一个对坦克炮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用来驱动坦克炮陨准目标并实施保持坦克炮的稳定,因此被叫做为坦克炮控系统。坦克炮控系统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坦克炮受车体振动和转向的影响,在坦克行进间便可观测和瞄准目标,并能比较准确地射击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坦克炮控系统也引入了许多高新技术传感器技术,使得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稳定精度的提高、瞄准速度的调速范围扩大和控制性能更加优良等。
现代坦克炮控系统是出双闭环调速系统和陀螺仪传感器等组成。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必定有检测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坦克炮控系统中的陀螺仪需要有检测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在现代坦克交流炮控系统中,大家都采用自控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白控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中既需要速度传感器义需要位置传感器。因此,现代坦克炮控系统中必须有速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早期的速度传感器采用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由于物理反应和温度变化将产生线性误差,该误差一般可达到3%以上;而且信号电压中存在波动分量和不灵敏区。现代高性能的坦克炮控系统都倾向于不采用测速发电机而改用光电编码器或旋转变压器作为速度传感器的主要部件。陀螺仪小的位置传感器过去为旋转变压器,现在也采用感应同步器。自控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中大都采用光电编码器或旋转变压器作为速度传感器与位置传感器。
|